大马士革古城

大马士革古城

大马士革古城位于叙利亚南部,大马士革盆地的西部边缘,北部和西部被卡拉蒙山脉和黎巴嫩东部山脉包围,南部和东部被霍兰火山高地和戈兰高地包围。大马士革古城建立在巴拉达河南岸,巴拉达河是大马士革的命脉。

大马士革在亚拉姆时期是一个亚拉姆小省的首府。阿拉米神庙(哈达德神庙)与现在的倭马亚清真寺位于同一位置,该遗址还包括罗马朱庇特神庙和拜占庭浸礼会约翰教堂。当叙利亚处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控制之下时,一种经典的西方城市风格开始传播,当时的大马士革是希腊殖民地,所以大马士革当时的城市建设沿着希腊城市的路线被规划,形成了笔直的街道交叉形成矩形的城市街区的风格。

在罗马时期,大马士革成为罗马十大重要城市之一。大马士革贸易在东西方之间蓬勃发展,大马士革商人将货物带到各地。作为当时罗马的重要城市,也引起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大马士革进行扩建和改造,建成了很多重要的建筑。

公元四世纪末,罗马帝国灭亡,大马士革成为拜占庭帝国东部行省的首都。在此期间,大马士革保持了经济和战略繁荣,大马士革的部分地区也进行了军事防御,以保护拜占庭帝国的东部边界免受波斯的袭击。

从公元661年开始,大马士革成为倭马亚王朝首都,历经大约100年时间。这座城市的布局仍然接近拜占庭时期的布局。这一时期初期的主要问题是迫切需要清真寺,因为它们不仅是礼拜场所,也是政治、社会和科学讨论的场所。因此,该市的一些教堂建筑被改建为清真寺。

这个时期,狭窄的小巷开始出现,大约在公元705年,施洗约翰大教堂被改建为倭马亚清真寺,成为世界各地清真寺的典范。此后,到了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首都从大马士革迁至巴格达。大马士革在当时失去了很多重要性,倭马亚王朝和阿巴斯王朝之间的竞争对大马士革的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

哈纳尼亚教堂

它被认为是大马士革仅次于玛丽亚米特大教堂的最古老的教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可追溯到罗马时代的教堂之一。尽管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更替,这座教堂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它在装饰以及建筑风格、艺术风格等方面仍然是大马士革的灵魂。

 
大马士革城堡

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大马士革城堡经历了许多文明阶段。在塞尔柱时代,公元1076年塞尔柱王子阿特西兹·伊本·乌瓦克(Atsiz Ibn Uvaq)建造了城堡,阿尔斯兰(Arslan)王子完成了城堡的建造。当阿尤布王朝控制大马士革时,阿布·巴克尔·穆罕默德·伊本·阿尤布修复了城堡,加固了城堡并增加了塔楼。

突出价值

大马士革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商业中心,由于其地理位置处于东方和西方、非洲和亚洲之间的十字路口。大马士革老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有人居住的城市之一。考古发现大马士革早在公元前800010000年就有人居住。然而,直到亚兰人到来,它才被记载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在中世纪,这里是繁荣的手工业中心,城市各处都随处可见专门从事特定贸易或手工业。

大马士革,可以看到最早罗马时期的朱庇特神庙的遗迹,仍然保留的城门、令人印象深刻的罗马城墙。大马士革现在的许多城墙、城堡、一些清真寺和坟墓都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大部分建筑遗产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之后。

进入世界遗产名录遴选依据

遴选依据标准(i): 大马士革证明了创造它的文明在美学上取得的独特成就。大清真寺是倭马亚王朝建筑的杰作,与城堡、阿兹姆宫、宗教学校、可汗、公共浴室和私人住宅等不同时期的其他主要遗迹一起证明了这一成就。

遴选依据标准(ii):大马士革作为倭马亚王朝(第一个阿拉伯帝国)首都,对后来阿拉伯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座城市的大清真寺位于城市规划的中心,该规划源自希腊-罗马网格,为阿拉伯穆斯林世界提供了典范。

遴选依据标准(iii):历史和考古资料证明大马士革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大马士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有人居住的城市之一。无与伦比的大清真寺是一座罕见而极其重要的倭马亚王朝的遗迹。现在的城墙、城堡、一些清真寺和坟墓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城市的大部分建筑遗产,包括宫殿和私人住宅,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之后。

遴选依据标准 (iv):倭马亚大清真寺,又称大马士革大清真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也是自伊斯兰教兴起以来持续祈祷的最古老地点之一。因此,它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社会和艺术发展。

遴选依据标准(vi): 这座城市与重要的历史事件、思想和传统密切相关,尤其是伊斯兰时期的历史事件。这些都有助于塑造这座城市的形象并对伊斯兰历史和文化产生影响。

大马士革老城的城墙线构建了老城的边界,尽管城墙外的区域代表了13世纪以来城市的扩张,在历史意义上被认为与老城有关,但最有价值的还是城墙内的老城。其中包括城市规划及其密集的城市结构、城墙和大门,以及125座受保护的遗迹,包括倭马亚清真寺、宗教学校、可汗、城堡和私人住宅。

由于缺乏传统的维护和保护方法以及缺少对传统材料的使用,这些古迹很容易受到侵蚀,而其环境和背景则因缺乏城对墙外历史区的保护政策和区域规划项目而受到威胁。

自该地产被命名以来,历史的形态布局和空间格局基本保持不变,主要的不相关的部分也得以保留。然而,商业和半工业活动正在向城墙城市的居民区及其郊区蔓延,在某些地方侵蚀了与城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有关的属性的价值。